5月24日,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,通报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。
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
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约29.8万人,其中本科12.6万人(一、二本11.21万人,三本1.39万人),专科高职15.8万人,研究生1.4万人,总数比上年增加1.9万人。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,受经济形势的影响,就业岗位有减少的趋势,就业工作任务艰巨。
在省委、省政府关心重视下,在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,教育部门和高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提前谋划部署,落实责任,拓展渠道,加强指导,狠抓落实,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初步成效。
截至4月底,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45.32%(其中本科生签约率39.35%,专科高职生签约率49.47%,研究生签约率51.20%)。低于去年同期1.2个百分点,由于毕业生总量增加,因此总体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省教育厅和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
着力拓展就业渠道。省教育厅和高校大力开拓就业市场,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,瞄准我省经济建设重点领域,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,进行人才培养与供需深度合作。苏浙沪皖签订了“长三角”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框架协议,本着信息互通、市场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利益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,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。促进校企合作,为更多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。
着力抓好校内就业市场。举办省级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9场,邀请1673家用人单位,提供就业岗位20211个;全省高校积极筹办各类招聘活动,举办综合招聘会172场,13258家招聘单位进校招聘,提供就业岗位416007个;举办用人单位小型专场、宣讲会5605场次,5994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信息215030个。并联合人社、残联等部门举办专场招聘活动。
着力做好基层就业项目。围绕“三支一扶”、“选调生”、“选聘生”、“特岗教师”、“西部计划”等就业项目,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,报名审核,考试巡查,录取培训等工作,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。4月,配合省委组织部到省内外高校推介我省大学生村官,通过宣讲、座谈等形式,大力宣传基层就业政策,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。
着力帮扶家庭困难、就业困难毕业生。通过逐一摸底,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数据库,进行“一对一”指导服务,提供就业岗位,并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。关心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,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。省教育厅联合省人社、财政部门,争取专项资金给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(目前正在实施中)。
着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。积极引导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,在本科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,联合省人社部门,广泛开展各类创业培训。高校已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、创业园87个,已有22个高校创业孵化基地获省就业资金的支持。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引领作用,上半年评选10所高校为我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。
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优化专业结构,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,改革人才培养模式,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2012年全省普通高校调整专业总数688个,其中停招专业133个,减招专业322个,新增专业233个。今年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,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
近期以来,我省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,经济增长的不确定、不稳定因素还较多,部分外向型企业经营遇到困难,能源、钢铁、传统制造业、第三产业等人才需求量减少,影响就业岗位的供给。
同时,也要看到我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主导产业壮大,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、皖江城市带、国际旅游文化城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,以及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。企业发展规模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推动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力,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好作用。
从就业整体情况看,电子、机电等工科类岗位提供的相对较多,而行政、文学、哲学等科类岗位相对较少一些。从就业市场看,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。
当前大学生就业仍存在一些问题:部分毕业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仍需转变;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,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;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还不能有效对接,信息不对称,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;部分就业政策落实不够到位。这些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一定影响。
当前,省教育厅和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,把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,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;配合有关部门迅速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,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和用好政策;大力拓宽就业渠道,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智力密集型产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;持续开展招聘活动,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,把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、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;加强思想教育,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,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、到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;深化教育改革,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,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,推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等6个方面,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。
【附件下载】